簡介腹股溝疝氣

什麼是疝氣?

疝氣是指內臟偏離原本正常的位置,通過先天或後天形成的孔隙進入到其它部位。身體很多地方都可以發生疝氣,臨床上最常見的腹股溝疝氣,便是指腹腔內的腸子經由腹股溝或其附近薄弱的腹壁突出於鼠蹊部,或甚至掉落至陰囊內,這種疝氣便是俗稱的「脫腸」或「墜腸」。

腹股溝疝氣示意圖。腸子從腹壁薄弱處鵬出於鼠蹊部,外觀上看起來像一個腫塊,平躺時腫塊可能消失,有些病人會感覺到疼痛。

 

形成疝氣的原因

腹股溝疝氣的原因可分為先天或後天的因素。幼兒的腹股溝疝氣通常是先天性的。胚胎發育的過程,睪丸會從於腹腔內較高的位置向下移動,經由腹股溝逐漸移動至陰囊內。這條路徑在當睪丸下降至陰囊後應該要關閉,避免其他腹腔內的器官也掉落至陰囊內。如果這條路徑關閉不全,腹腔內的器官(例如腸子或網膜)掉落至腹股溝或陰囊中,此一類的疝氣稱「間接型疝氣」。一般而言,兩歲以前,這條路徑在兩歲前仍有機會自動關閉,因此,幼兒的疝氣可以觀察至兩歲,兩歲以後沒有自然痊癒的疝氣,通常需要手術治療。

成人的腹股溝疝氣,常常是後天的因素造成,包括老化或長期的腹壓上升(例如:從事需負重的工作、攝護腺肥大導致的排尿困難、慢性咳嗽、長期便祕),造成腹壁的肌肉及筋膜變得薄弱或缺損,腹腔內的器官便經由薄弱的腹壁結構突出於鼠蹊部或陰囊,形成疝氣。成人的腹股溝疝氣,可以是直接突出於鼠蹊部的「直接型疝氣」或需經由腹股溝的「間接型疝氣」,有時也會發現兩種兼具的「混合型疝氣」。成人的疝氣,並不會自然痊癒,需手術治療。

 

腹股溝疝氣的症狀

腹股溝疝氣最主要的症狀,便是在鼠蹊部表面隆起,通常是單側,有時是雙側的。疝氣在久站、做粗重工作或劇烈運動、咳嗽或打噴嚏時更為明顯,病患可能合併有腹部不適、疼痛、或消化不良。疝氣而在躺下時,可能因重力改變的關係暫時消退。更為嚴重的疝氣,需要用手推才能完成。當掉入疝氣囊的小腸無法推回腹腔內,便形成嵌頓性的疝氣,會造成腸道缺血壞死,此時便需要緊急手術,若腸道已經壞死,需要一併切除。

 

腹股溝疝氣的治療

成年人的疝氣起因於腹壁結構的弱化及缺損,並不會自行復原,也無法使用藥物治療,手術是唯一可以根治腹股溝疝氣的方式。近代疝氣手術的發展,源自於西元1887年,義大利Bassini醫師所發表的腹股溝疝氣修補之後,之後的百餘年間,外科醫師又陸陸續續發明了上百種的疝氣修補手術,其中絕大部份的方式,由於傷口太大或復發率過高,臨床上已經不再使用了。

目前疝氣手術的主流,當屬無張力疝氣修補手術(tension-free hernioplasty),源自於西元1989年,Lichtenstein醫師首度採用人工網膜進行開腹式疝氣修補手術,由於人工網膜可以避免因人體組織的二度破裂或弱化而復發,因此這種以人工網膜進行的無張力疝氣修補手術的成功率較以往大為提升。

 

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

外科手術是不斷朝向微創(minimally invasive)的方向發展。所謂微創,指的是更小更少的傷口,減少病患疼痛,復原更快,維持外表美觀。西元1990年之後逐漸發展出的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迄今已經是成熟的技術,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也是使用人工網膜進行無張力式的修補,手術後疝氣復發率極低。相較於傳統開腹式的無張力手術,其優點如下:

(一)使用更大面積的人工網膜,可以同時修補結構鼠蹊部所有的破洞,包括直接型與間接型腹股溝疝氣,以及股疝氣,這是傳統開腹式手術無法達到的。

(二)相較於傳統開腹式6至8公分左右的傷口,內視鏡手術已經將傷口縮小成三個的小傷口(三個傷口約為0.5公分、0.5公分、1.5公分),大幅度降低術後疼痛。

(三)若患者同時有雙側的疝氣,可以用相同的傷口,同時進行雙側疝氣修補手術,大幅度減少手術時間。

(四)若患者之前開過傳統開腹式疝氣修補手術後,有復發的情形,仍然可以使用內視鏡手術的發式進行修補。

單孔內視鏡手術可將傷口藏於肚臍周圍,術後幾乎看不到傷口。

最新一代的微創手術:單孔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

近十年來,外科手術朝向更微創的方式進步,雖然三孔式的內視鏡手術已經很好了,外科醫師並不以此為滿足,朝更少的傷口的方向前進,於是發展出單孔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單孔手術除了具備上述內視鏡手術所有的優點,手術只需要一個1.5公分的傷口即可完成,並且可以將此單一傷口藏在肚臍內,術後幾乎看不出接受過手術的痕跡,傷口更美觀。